超級市場的貨架被清掃一空。
「兩盒THX!」疫情開始時,市民群起四周張羅、囤積各類防疫用品,這句說話也在社交平台上廣為流傳。其後,就連其他日常生活物資也成為市民爭相搶購的目標,甚至出現了「打劫廁紙」案件[15],[16]。除了在香港,世界各地也曾發生類似的恐慌性搶購[17]。心理學上,我們如何解讀這個現象呢?有文獻指出[18],恐慌性搶購背後有三大互為影響的心理因素——(一)面對未知的恐懼情緒;(二)風險判斷;(三)群眾和社會影響:
情緒可謂人類生存本能的一部分。當我們面對未知的威脅,就自然會感到懼怕、不安、焦慮或無助(了解更多面對災難的心理反應,請見災難帶來甚麼影響)。這些情緒有重要的功用,就是推動我們為危險做好準備,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。於是,我們盡力維持生活所需,做好防疫,以重獲對生活的掌控感和安全感[19]。然而,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有學者指出,過度的情緒反應會影響我們的風險判斷,放大了眼前的危機,驅使我們採取更極端的行動。[20]
民眾的風險判斷對疾病防控的成敗十分重要:我們愈是看重病情的威脅性,就愈有動力採取自我保護措施,包括事先囤積必需品,以減少外出及順利過渡危機。然而,在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,鋪天蓋地的消息往往虛實難分,影響我們對事態的判斷;而基於規避風險的本能,我們會相對重視那些負面、表示危險的信息,而忽視較中性、或表示情況安全的信息,從而形成負向偏誤,也就是所謂「有殺錯,冇放過」、或「不怕一萬,只怕萬一」的心態,加入搶購。
或許我們並不真正認為物資會長期缺貨,但當身邊的人開始搶購物品,基於「羊群心態」,我們也很容易不自覺地跟著一起搶購[19]。「羊群心態」表現了社會心理學中「從眾效應」的現象——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,傾向模仿別人的行為,跟隨大眾行動。研究發現,即使我們根據已有資訊和信念,作出了個人判斷,這種「跟大隊」的傾向仍可能使我們放棄自己本來的決定[21]。此外,學者也發現信任感會影響大眾的行為[18][19];當人們愈是對社群、社會、以致決策者缺乏信心,就愈會傾向高估危險程度。
基於對疫情的重視,適量的囤貨在災難準備中本來是自然、合理的。然而,當以上種種心理因素與社會環境互相交織,就有機會引起恐慌性搶購的連鎖效應(見圖一)。結果,在個人層面上,囤積太多不需要的用品,既影響家居環境、亦造成浪費;而對社群來說,被清掃一空的貨架可能會引起新的恐慌,加劇搶購,結果窒礙了正常的物資供應[18]。
圖一:恐慌性搶購的連鎖效應
小結
「盲搶炎」雖然看似可笑,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,一時之間難以冷靜、客觀,也是人之常情,畢竟對災難保持警覺,迅速反應,也是我們保護自己和家人的本能。希望以上分享能讓各位了解更多災難心理,助大家在危機中不忘自我省察,平衡利弊,找出最合宜的做法。(若希望了解更多如何為災難做好心理準備,以及常見的心理陷阱,請見災前準備:心理準備。)
1. 定啲先
留意自己的情緒,好好安定身心(如進行深呼吸),不至於慌張得自亂陣腳。
2. Fact Check先
接收資訊時,要理性分析及過濾;分享、轉發資訊前,查證消息來源是否可靠、可信,做個負責任的信息傳遞者。
3.未雨綢繆
在風平浪靜時就做好準備,例如與家人商量好應變計劃,家中有足夠短期內使用的日用品及防疫用品,當風浪襲來時,就可以相對冷靜地面對(請參考災前準備:行為準備(傳染病))。
4.同舟共濟
提醒自己,防疫是整個社群的事,不妨主動關心家人、朋友、鄰舍,以至社區中有需要的人,互相守望相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