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預防及準備階段

相信颱風山竹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強的熱帶氣旋。經歷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的破壞,各區已提高警覺,並採取預防措施保護社區。例如西貢區議會向當局提出加強該區的防波堤,可在暴風雨來臨時預防水浸 [1]

而山竹來襲前幾天,幸好香港天文台提早發出警告,市民在9月14日 (星期五) 一號風球懸掛前已做好各種預防措施 [2] [3] [4]。社會各界各盡其職,為颱風做好防備工作,減低損失:

  1. 各家各戶 [5]
    • 儲備食物
    • 在窗門貼上膠紙
    • 在低窪地區建立石磚牆來保護房子
  2. 商店東主 [5]
    • 將貨品移至室內及存放於更高位置
    • 用沙包包圍店舖
  3. 物業管理公司 [5]
    • 在地下停車場安裝水位感應器和額外水泵
  4. 社區
    • 幫助大澳低窪地帶的居民把電器移至較高位置以減低損失,為流浪貓狗安排安全的避難所,以及在颱風來臨時呼籲居民逃生 [6]
    • 也有其他機構動員義工協助獨居長者,例如義工幫忙修補長者居所,以及為行動不便的長者儲備食物 [7]
  5. 傳媒 [8] [9] 
    • 定期更新颱風資訊
    • 提高市民的防風意識
    • 提醒社會大眾留意有否嚴重的情緒困擾,有些人因山竹可能引致的破壞而感到過度憂慮或不安
  6. 政府
    召開跨部門會議商討應變計劃,以下是各部門的部分應變措施內容 [10]
    1. 香港天文台 [11]
      • 密切監察颱風的走勢
    2. 消防處 [12]
      • 準備好救援人員和儀器以便出勤,例如預先檢查可能出現水浸的地方,以便分派人手和儀器準備進行救援
      • 與保安局和其他部門保持緊密聯繫,準備執行應變措施
    3. 民政事務總署 [13]
      • 與民政事務專員溝通,了解獨居長者的需要
      • 為不同颱風訊號訂立應變計劃:
        • 一號戒備訊號:啟動熱線服務
        • 三號強風訊號:開放臨時庇護中心
      • 向低窪地區的居民發放疏散的提示訊息
    4. 渠務署 [14]
      • 接觸低窪地區的居民,推行預防水浸的措施,例如安裝水閘和水泵
      • 檢查和清理容易淤塞的渠道

 

汲取的經驗

 

在各方努力下,香港在山竹吹襲期間並沒有嚴重的傷亡事故。是次山竹吹襲的準備工作十分妥當,全賴各方積極參與和協調。

另一方面,有人亦向政府提出加強與社區的協作,例如大澳居民組織負責人促請當局提供該區獨居長者的數目,以便調配義工和資源;他們亦促請與當局加強溝通,避免資源重疊 [6]

雖然社會大眾積極參與颱風的準備工作,但是本地災難應變教學及研究機構 —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(HKJCDPRI)指出,大部分市民均認為沒有停電停水的可能性,因此並未作出相關的準備。HKJCDPRI建議各持份者全面回顧各自的災難準備和應變計劃。有關HKJCDPRI調查的進一步資料和建議,可瀏覽他們的網頁 [15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