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:過渡/復原階段

就如「第二章:應變階段」中所提及,打長仗,更需要適時休養生息、回復力量。因此,當疫情稍為緩和時,我們一方面不可掉以輕心,另一方面可套用「復原」的概念——在最緊急的災難過後,利用各種措施和資源恢復、重建生活秩序,並在每一波疫情中汲取經驗,持續改善,發展更全面的應對機制,做好準備迎接下一波挑戰,以期順利過渡至最終的復原。

疫症不但影響健康,也可能造成其他方面的威脅,例如社會資源分配不均、經濟損失、精神健康問題等,所以我們需要考慮全面、長遠、可持續的復原策略。為此,International Recovery Platform (IRP)提出了八個原則[1],讓各地政府或社區作為參考,就著各自面對的議題及需要,釐訂具體措施:

1. 及早計劃,及早行動:愈早計劃、投資及採取行動以恢復、改善生活,就愈有利於長遠的復原和將來的應變能力。

2. 以人為本,倡議共融:照顧社會上的弱勢社群,了解不同群體的需要,解決資源及配套不足的問題(例如:提供方便視障人士接觸疫情資訊的途徑、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環境),也有助提升整體抗災能力。

3.決策透明,有根有據:嚴謹客觀的資料搜集和分析,並整理出簡潔、易明的報告,能幫助決策者和大眾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,作出最明智的決定。

4.修補不足,重建未來:雖然病毒沒有像其他天災一樣帶來物理性破壞,但卻可能顯露出基礎建設上(例如交通設備,公共環境衛生問題、樓宇設計等),以及社會體系上的不足(例如經濟產業單一化、缺乏心理支援),值得跟進及改善。

5.全方位的可持續發展:一個地方對抗疫情的能力,與其整體發展水平息息相關,所以繼續致力達成不同範疇的可持續發展目標(例如減少不平等、可持續城鄉、負責任的消費及生產[2]等),也有助日後的災難管理。

6.眾志成城,共同參與:病毒的傳播不論貧富,也無分國界。因此,無論是地區還是國際層面上,要從全球性的疫症爆發中復原,有賴各方合作和溝通,分享資訊、資源和科技(例如免費供應疫苗),才能堵塞缺口。

7.總結經驗,納入常規:疫症爆發初期可能使人措手不及,但隨著疫情發展,全球各地一直累積不同的應變策略,值得好好參考、整理,然後將行之有效的機制制度化(例如如何準備好增加臨時隔離及護理設施)。

8.災難中,更講究溝通:風險溝通(risk communication)包括理解受眾的疑慮,透過合適的渠道和形式(例如長者未必能接觸更新於網站上的資訊),提供切身又容易理解的信息和建議。有效、及時的風險溝通,不但能安撫大眾,減少不必要的恐慌,也直接影響公眾的參與以至措施的效用,對公共衛生危機管理不可或缺。

疫情之中,除了消費者的購物意慾及消費模式轉變,各地的封關、封城、隔離措施也有機會為企業帶來供應鏈中斷、零售商店倒閉、運輸受阻等各種問題。有商界領袖指出應急計劃及危機處理的重要性,在應對這些短期挑戰的同時,亦探討如何放眼疫後的世界,為將來類似的突發事件作好準備[3]

不同業界對調整長遠應變計劃的經驗分享
不同業界對調整長遠應變計劃的經驗分享

另一方面,面對期限未明的困境,我們不但要在疫情控制和危機管理下功夫,也要好好保養心靈,才能保持活力和彈性。以下分別針對普羅大眾及組織主管,就在漫長的抗疫路上如何自助助人,羅列了一些建議,以供參考:

  1. 接納不同的情緒和反應
  • 在疫情中,感到有壓力、孤獨、不安,都是人之常情;你可以找合適的方式,為自己抒解這些情緒。
  • 各人的反應和應對方式不盡相同,例如有人享受獨處,也有人為此感到孤單;因此,如有同住的家人,不妨好好溝通,嘗試理解和配合彼此不同的需要。
  1. 照顧你的身體
  • 充足睡眠,均衡飲食,恆常運動,尋找合適的減壓方式,切忌過量飲酒——這些都是我們保持身心健康的不二法門。
  • 若不方便外出,探索在家也可做到的運動,或可以讓身體舒展一下的活動或遊戲,如仰臥起坐、呼拉圈、瑜伽等。網絡上有不少指導及示範影片,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及程度嘗試跟著練習。
  1. 做得到的盡力做,做不到的放開懷抱
  • 有些事情在我們控制範圍之內,亦有些是我們難以掌控的。研究指出,能分辨出可以控制及不可控制的問題,然後靈活地配對應對方式的人,其抑鬱情緒以及對疫情的憂慮皆顯著較低[6]
    • 對於可以控制的事情(如:如何調整自己的防疫措施),採取「問題型調適策略」,尋找方法,嘗試解決造成壓力的來源(如:觀察疫情走向、搜集資料等)。
    • 對於不可控制的事情(如:未能肯定何時能通關),則採取「情緒型調適策略」,處理由壓力引起的情緒(如:放鬆自己、找人傾訴、接受現實等)。
  1. 理性評估風險與效益
  • 基於客觀證據來判斷情況,而非單靠個人感覺或經驗。
    • 例如:因為「至今沒有患病」,而覺得「將來也不會染疫」,但事實上兩者並無因果關係,抱持這個想法反倒容易鬆懈,增加患病機會。
  1. 重建新的生活秩序

即使日常被打亂,我們仍然可以運用創意和科技,嘗試更靈活彈性的安排,創造「新常態」。例如:

  • 出入境受限制,無法出埠旅遊 à 參加本地遊、參觀本地展覽及博物館、行山、到郊外郊遊[7]
  • 限聚令下,聚會及大型活動減少 à 線上聚會、網上直播演唱會等
  • 無法外出聚餐 à 開始習慣自行備餐,鑽研廚藝[8]
  • 戲院及卡啦OK等場所關閉 à 以網上串流娛樂服務替代[9]
  1. 保持與他人聯繫
  • 即使需要保持社交距離,也可以透過電話、訊息、視像通訊、寫信等形式,與你的友伴保持聯繫,互相分享近況。
  • 刻意安排時間,拋開手機,專注地與同一屋簷下的人度過歡愉的相處時光。
  • 運動時、在超市購物時、搭升降機時,試著與社區裏的人打招呼或點頭問好,珍惜短暫的相遇和交流。
  1. 關懷社群,並肯定這份心意
  • 告訴自己,持續防疫除了保護自己,也是為身邊的人,以至整個社群的利益著想。
  • 欣賞自己願意為他人的健康及安全作出貢獻,肯定這份慈愛、關懷及無私。
  • 嘗試多表達對自己及他人的感謝之情,對鄰舍友善以待,關心及支持身邊的長者及兒童。
  1. 樂觀的同時保持務實
    太「離地」的樂觀態度(如過份強調這些困難是「短暫」的)雖然能帶來短期的推動力,但長遠來說,當幻想破滅,反而更難以從失望中恢復。因此,在激勵團隊的同時,宜表達出對現況的理解,幫助眾人消化現實的打擊,再著力於分享新視野、建立新方向。
     
  2. 細聽隊員的壓力和需要
    透過細心聆聽、有目標的訪談、資料搜集及分析等,定期了解及跟進隊員在疫情之中面對的工作壓力,再根據眾人的需要擬訂應對方案(如針對工作與生活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,訂立更明確的工時準則,或限制登錄公司系統的時間等)。領袖亦不妨主動分享自身面對的困難,以鼓勵眾人表達感受。
     
  3. 重點培訓隊員的適應力和抗逆力
    抗逆力,就是把逆境視為征途,於谷底尋找轉機,在壓力和困境之中成長、蛻變的能力。研究發現,致力提升員工適應和抗逆能力的企業,員工的整體精神健康、工作體驗及表現也會更佳,即使面對疫情的衝擊,仍可在生產力、創新、利潤上比同行優勝[10]
     
  4. 締造重視關懷、聯繫、身心健康的組織文化
    把復原及自我照顧(self-care)的理念融入組織結構中,例如提供額外的有薪假期、平衡團隊的工作量分配、重新排列工作項目的優次、減少非必要的會議等,以幫忙隊員調適和休養。另外,領袖也可以推行關注心理健康的計劃(如靜觀減壓工作坊、或網絡閑聚),並持續衡量計劃的成效。
     
  5. 發展新的運作模式,讓團隊能發揮其才
    重申組織的理念及價值觀,以去蕪存菁,助團隊把精力投入在最富意義的工作上。另外,帶領團隊重新想像未來的工作模式及環境等,創造更有效率及彈性的組織架構。例如,有企業嘗試從慣常的年度計劃,改為以季度為週期,以更敏捷地跟進最新情況,重新安排工作順序及調配資源。
 

除了以上建議,你亦可以參考由不同機構提供的各種COVID-19相關資源。如你持續感到困擾,甚至影響你的日常生活,請及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(參考給大眾的有用資料)。

總結 

這場全球性的疫情,其嚴重性以及影響之廣、即使在歷史上也是少有的。在這種大環境中,我們難免面對諸多壓力。壓力就如一把雙刃劍,它可以帶來傷害、動搖我們現有的生活規律和框架;但同時,它也可能成為某些正向改變和成長的催化劑[11]。當災難來臨,我們可能祈願回溯至一切尚如常的過往,也可能會陷入對未來失去信心的茫然;然而,隨著我們好好消化、面對這些變化,我們可以選擇把它們當成探索的契機,審視過往的生活方式、以及各自在不同崗位上的身份和角色[12],發揮韌力,轉危為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