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冠狀病毒病(COVID-19)

2019年末,中國內地開始出現不明病毒性肺炎個案[1];香港隨後亦於翌年一月起開始發現相關個案[2] 。這個後來被正式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(COVID-19)的疫病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,世界衛生組織於2020年3月宣佈疫情為「全球大流行」[3] 。由於病毒傳染性高、發病時病症輕重因人而異、又不時出現變種等特性,加上影響範圍遍及全世界,以致疫情反覆不定,形成拉鋸戰,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和影響。本專題嘗試透過PPRR框架(有關PPRR框架的介紹,請瀏覽災難解碼:如何減低災難的傷害),大致整理出這場拉鋸戰中,由政府、大眾、不同機構和團體等採取的抗疫措施,藉以重點反思我們的心理狀態如何影響部分措施的成效,而疫情及各種防疫策略又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,以汲取經驗,更靈活地應對類似的災難。

圖一:本專題用以探討本地COVID-19的框架
圖一:本專題用以探討本地COVID-19的框架

在以年計的漫長抗疫中,措施之繁多,情況之複雜,並未能盡錄於此。

而且,基於傳染病大流行的特性,不同的預防、準備、應變及復原措施時有重疊、交替出現。當中不少措施既是為了即時應對疫情現況,同時也為防備下一輪疫情。

為了便於回顧及整理,本專題嘗試以2020年二月初第一宗被列為本地感染的個案[4]為分水嶺,將此前後的措施和相關討論分別錄入「第一章:預防及準備階段」以及「第二章:應變階段」。在有效的疫苗或藥物面世、普及之前,雖然難以達至全面性的復原;不過,專題中也參考各地文獻,整理出「第三章:過渡/復原階段」,希望幫助大家從疫情的衝擊中重新站穩陣腳,保持身心安泰之餘,學習如何更好地應對下一波疫情。

第一章:預防及準備階段
第一章:預防及準備階段
第二章:應變階段
第二章:應變階段
第三章:過渡/復原階段
第三章:過渡/復原階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