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:應變階段
隨著首宗本地感染個案出現,香港既要繼續防備境外的輸入個案,也致力遏制社區傳播,避免醫療系統超出負荷。由2020年二月開始,本港疫情有時險峻,有時回緩,並從不同群組感染的病例中發現及修補防疫漏洞[1][2]。而當病毒肆虐全球,新型變種病毒接踵而來,人們也逐漸明白將要面對漫長的抗疫之戰,開始思考長期、可持續的策略,例如:
政府及公營機構
商業及民間機構
然而,隨著抗疫時間日久,市民的心理健康在疫情中悄悄響起警號。以下為其中一些有機會導致負面情緒,影響身心健康的因素:
疫情及應變措施帶來的限制
|
對生活及心理的影響
|
經濟下滑,失業率上升
|
經濟及工作上的負擔、壓力[14]
|
社交距離
|
人際交往受到限制,導致生活滿足感下降[15][16]
|
長時間居家隔離
|
增加家人之間產生磨擦的機會,亦限制了活動空間,形成久坐不動的生活模式[17]
|
學校、學童支援、院舍、醫療等公共服務及設施受限
|
照顧者支援減少,需長時間照顧有需要家人,甚至影響工作[18]
|
有研究發現,在經歷2019年的社會事件及緊接而來的世紀疫情後,超過四成受訪香港市民出現抑鬱、焦慮、以及創傷後壓力症症狀[19],亦有超過兩成半市民表示疫情後心理健康惡化[20]。學校復課後,求助個案的上升,反映了疫情下學童精神健康以及家庭問題日益嚴峻[21]。
疫情之中,醫護人員長期身處抗疫最前線,在工作上須面對更高的患病風險,以及更嚴謹的個人保護及感染控制措施,難免累積壓力。有研究指出,相對其他行業,醫護人員面對更多精神上的困擾[22]以及工作倦怠的情況[23],影響個人健康及工作表現。
汲取的經驗
以上回顧反映了疫情期間,大眾對某些公共服務的需求可能比平常更迫切[24][25]。誠然,疫症爆發初期,暫停所有非緊急的公共服務的確有助遏止社區爆發。然而,當抗疫成為長期戰,我們有需要重新定義何謂「必要」的公共服務,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,適度重啟公共服務,在抗疫與大眾心理健康間取得平衡。各機構也值得以此為契機,探索新的服務模式,例如發展非接觸式服務或遠距照護系統。
醫管局部分診所透過手機程式為病人提供視像診症
此外,市民的心理健康,是制定長遠防疫措施時必須考慮的一環。事實上,社會福利署等政府部門,以及多個非政府機構,亦先後推出了不同的求助熱線、社區服務、相關的防疫及心理健康資源等,助有需要的市民渡過「疫境」(請參考有用資料:COVID-19相關資源)。
除了政府和社福服務提供者,其實企業、學校、以及不同的私人機構同樣能參與其中,在制定長遠的應變計劃時,多加關注員工、師生等在疫情下面對的各種挑戰、以及他們的精神健康,以提供適切、適時的支援。
心靈綠洲
醫管局轄下的心靈綠洲,因應醫護人員疫情期間面對的壓力,
推出一系列的防疫心理服務,為員工提供心理健康資訊和支援
要維持健康平衡的生活,除保持身體健康外,還須兼顧我們工作、學習、家庭、社交、娛樂等各方面的職能或需要。當災難曠日持久,而我們又長時間處於神經繃緊狀態,既影響精神健康,也令我們難以因應時勢而靈活變化,持續地保護自己及身邊的人。這也是在長期抗疫戰中,我們需要面對的另一個心理難題——「抗疫疲勞」(請閱讀以下心理小分享,了解更多)。
幸好,研究亦發現,當我們好好正視眼前的難關,有意識地照顧身心的需要,包括保持恆常運動(即使在家!)、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,就可減輕抗疫疲勞的影響[26]。現實的困難可能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;正因如此,我們更需要適時休養生息,好好叉電,回復力量,以面對可能持續的逆境。在第三章:過渡/復原階段,我們將會為大家介紹更多照顧自己,保養心靈的方法。
當疫情捲席全球大半年,自2020年末起,世界各地的學者、媒體、及政府開始留意並討論一個現象:大眾危機及防疫意識減弱,不再如疫情初期般積極配合防疫措施。一項集結多國數據的研究顯示,隨著日子過去,愈來愈多人遵循相對容易的習慣(如戴口罩);不過,對於較影響日常生活的防疫措施(如保持社交距離),配合則顯著下滑[27]。本地的研究人員也發現,相比前一波疫情,在第四波疫情中,認為自己有感染風險、以及持續緊守社交距離措施的受訪市民比例皆有下降跡象[28]。「抗疫疲勞」可能是構成此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抗疫疲勞是…面對持續而未能解決的逆境,受不同的情緒、經驗及認知影響而逐漸產生的困擾,可能會導致過份自滿、疏離及無望的感覺。——世界衛生組織[29]
抗疫疲勞受多重因素影響[29],以下為其中三個心理因素:
恐懼情緒:在疫情初期,恐懼和焦慮驅使我們維持高度的防疫意識。然而,長期的強烈情緒,卻會反過來耗損我們保持戒備的精神及動力——對病毒愈感擔憂的人,反倒愈容易對抗疫失去意志[26][30]。
無法容忍不確定:疫情中往往充斥著未知之數:「這一切什麼時候能結束?」「這種生活要維持多久?」「未來會發生什麼?」愈是難以忍受這些不確定性,就愈容易出現負面情緒,影響積極採取保護措施的動力[26]
防疫代價與風險判斷的平衡:長期的防疫限制會影響個人生活、社交以及經濟,因此我們為抗疫而付出的代價會隨時間增加;同時,當人們愈習慣病毒的存在,也愈傾向低估其危險性。如果覺得病毒帶來的風險不值得自己犧牲這麼多,自然對各種規範感到不耐煩。[29]
雖然抗疫疲勞乃人性使然,但當我們防疫意志減弱,就會容易鬆懈、甚至放棄,反而有機會讓疫情延續,造成更大損害[28]。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在疫情中更應關注心理狀態。根據世衛的建議[29],要與抗疫疲勞抗衡,在制定及調整政策時,除了要考慮疫情控制的成效外,同時需要:
例:媒體及新聞機構在報導真相、傳遞重要資訊的同時,盡量避免渲染恐懼情緒[26]
例:讓社會上不同的團體提出符合社群特性、習慣、文化的抗疫方案,並分享成功例子
例:提供清晰、一致、透明的政策調整準則,以便大眾根據疫情發展來預測措施的變化,助他們更容易做好心理準備和適應改變,增強掌控感
[15]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social isolation during COVID-19 outbreak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. (Pietrabissa, G., & Simpson, S. G. ,2020)
[20]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Hong Kong during COVID-19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.(Choi, E. P. H., Hui, B. P. H., & Wan, E. Y. F., 2020)
[28]
Pandemic fatigue impedes mitigation of COVID-19 in Hong Kong (Zhanwei Du, Lin Wang, Songwei Shan, Dickson Lam, Tim Tsang, Jingyi Xiao, Huizhi Gao, Bingyi Yang, Sheikh Taslim Ali, Sen Pei, Isaac Chun-Hai Fung, Eric H. Y. Lau, Qiuyan Liao, Peng Wu, Lauren Meyers, Gabriel M. Leung, Benjamin J. Cowling, 2021)